一种交叉旋转联动机构
申请(专利)号:CN201410574992.9;申请权利人:天津鑫泰博弈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叉旋转联动机构,其为完全内置式结构,所述全部元件均产生于联动机构主体内部,其中径向电机转动带动径向同步带轮(一),径向同步带轮(二)通过径向同步带与径向同步带轮(一)连接,把扭力传递到径向旋转主体,使其产生径向动作;轴向电机与轴向同步带轮(小)固定,轴向同步带轮(大)通过轴向同步带与轴向同步带轮(小)连接,将扭力传递到轴向输出端,通过轴向旋转轴承完成轴向旋转动作。本发明通过部件内置式结构,在极小空间内部实现了径向及轴向大扭力传递,并将动力以十字交叉方式输出,从而实现设备能任意角度的加工,以及在有限空间内的顺畅工作。
主权项:
一种交叉旋转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机构主体(1)、径向电机(2)、轴向同步带(3)、轴向同步带轮(大)(4)、轴向同步带轮(小)(5)、轴向电机(6)、径向同步带轮(一)(7)、径向同步带(8)、径向同步带轮(二)(9)、径向旋转主体(10)、轴向法兰(11)、轴向旋转轴承(12)、转接齿轮1(13)、转接齿轮2(14),其特征在于:本交叉旋转联动机构为完全内置式结构,所述全部元件以及所发生的驱动、连接、及传动均产生于联动机构主体(1)内部,其中径向电机(2)转动带动径向同步带轮(一)(7),径向同步带轮(二)(8)通过径向同步带(9)与径向同步带轮(一)(7)连接,把扭力传递到径向旋转主体(10),使其上下摆动,产生径向动作;轴向电机(6)与轴向同步带轮(小)(5)固定,轴向同步带轮(大)(4)通过轴向同步带(3)与轴向同步带轮(小)(5)连接,将扭力传递到轴向输出端,通过轴向旋转轴承(14)完成轴向旋转动作。
要求:
1.一种交叉旋转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机构主体(1)、径向电机(2)、轴向同步带(3)、轴向同步带轮(大)(4)、轴向同步带轮(小)(5)、轴向电机(6)、径向同步带轮(一)(7)、径向同步带(8)、径向同步带轮(二)(9)、径向旋转主体(10)、轴向法兰(11)、轴向旋转轴承(12)、转接齿轮1(13)、转接齿轮2(14),其特征在于:本交叉旋转联动机构为完全内置式结构,所述全部元件以及所发生的驱动、连接、及传动均产生于联动机构主体(1)内部,其中径向电机(2)转动带动径向同步带轮(一)(7),径向同步带轮(二)(8)通过径向同步带(9)与径向同步带轮(一)(7)连接,把扭力传递到径向旋转主体(10),使其上下摆动,产生径向动作;轴向电机(6)与轴向同步带轮(小)(5)固定,轴向同步带轮(大)(4)通过轴向同步带(3)与轴向同步带轮(小)(5)连接,将扭力传递到轴向输出端,通过轴向旋转轴承(14)完成轴向旋转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旋转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旋转主体(10)内部有与径向同步带轮(二)(9)匹配的齿形结构,这样径向电机(2)转动可通过传动链直接带动旋转主体(10)上下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旋转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轴向同步带轮(大)(4)通过转接齿轮1(13)与转接齿轮2(14)完成扭力90度传递到轴向输出端,完成轴向旋转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叉旋转联动机构,尤其应用于小空间的工业加工领域,特别是工业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装置由于体积庞大从而造成精度不足,在很多需要小体积的场合受到制约。本发明针对以上缺点从传动原理入手,开发了新型的本体联动结构,做到了精度高,体积小,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精度、小体积一种交叉旋转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机构主体、径向电机、轴向同步带、轴向同步带轮(大)、轴向同步带轮(小)、轴向电机、径向同步带轮(一)、径向同步带、径向同步带轮(二)、径向旋转主体、轴向法兰、轴向旋转轴承、转接齿轮1、转接齿轮2。本一种交叉旋转联动机构为完全内置式结构,所述全部元件以及所发生的驱动、连接、及传动均产生于联动机构主体内部,其中径向电机转动带动径向同步带轮(一),径向同步带轮(二)通过径向同步带与径向同步带轮(一)连接,把扭力传递到径向旋转主体,使其上下摆动,产生径向动作;轴向电机与轴向同步带轮(小)固定,轴向同步带轮(大)通过轴向同步带与轴向同步带轮(小)连接,将扭力传递到轴向输出端,通过轴向旋转轴承完成轴向旋转动作。
优选地,旋转主体内部有与径向同步带轮(二)匹配的齿形结构,这样径向电机转动可直接带动旋转主体上下摆动。
优选地,轴向同步带轮(大)通过转接齿轮1与转接齿轮2完成扭力90度传递到轴向输出端,完成轴向旋转动作。
本发明通过部件内置式结构,在小空间内部实现了径向及轴向大扭力传递,并将动力以十字交叉方式输出,从而实现空间中任意角度的加工,尤其匹配高智能化高精度设备,成功实现了自动设备在小空间的顺畅工作。
附图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