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

 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

申请(专利)号: CN202321586259.X
申请日: 2023.06.20
授权公告号: CN220181867U
授权公告日: 2023.12.15
主分类号: B65G23/44(2006.01)
分类号: B65G23/44(2006.01); B65G47/24(2006.01); B65G47/88(2006.01); B65G47/57(2006.01);
申请权利人: 诚华自动化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林志贤; 林钧暐;
地址: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安桥路1号高新区大厦9楼
国省代码: 江苏;32
代理机构: 南京源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45
代理人: 黄启兵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属于轮胎运输技术领域,针对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顶升移载机中的传送带易发生老化,降低物料的运输效率的问题,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对称固定有多个支撑腿,支撑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输送机构,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气缸,两个气缸的伸缩端固定有U型安装板,U型安装板的固定安装有传送带本体;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U型安装板和传送带本体等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将轮胎向上顶的效果,使得传送带本体转动改变轮胎的输送方向,通过步进电机、螺纹杆、U型移动杆和张紧辊等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张紧辊向下拉紧传送带本体的效果,改善传送带本体老化松动的问题,保持传送带本体的正常传动效率。
 
主权项:
1.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对称固定有多个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输送机构(3),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气缸(6),两个所述气缸(6)的伸缩端固定有U型安装板(4),所述U型安装板(4)的固定安装有传送带本体(5),所述U型安装板(4)内侧固定有托板(11),所述托板(11)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14),所述托板(11)的顶部中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的外侧螺纹套设有U型移动杆(12),所述U型移动杆(12)内侧对称转动连接有张紧辊(13),两个所述张紧辊(13)位于传送带本体(5)的内侧,所述U型移动杆(12)的底部两侧固定有第一限位杆(16),所述第一限位杆(16)活动贯穿托板(11)。
1.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对称固定有多个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输送机构(3),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气缸(6),两个所述气缸(6)的伸缩端固定有U型安装板(4),所述U型安装板(4)的固定安装有传送带本体(5),所述U型安装板(4)内侧固定有托板(11),所述托板(11)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14),所述托板(11)的顶部中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的外侧螺纹套设有U型移动杆(12),所述U型移动杆(12)内侧对称转动连接有张紧辊(13),两个所述张紧辊(13)位于传送带本体(5)的内侧,所述U型移动杆(12)的底部两侧固定有第一限位杆(16),所述第一限位杆(16)活动贯穿托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一侧两个所述支撑腿(2)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的顶部固定有支板(19),所述支板(19)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杆(20),所述液压杆(20)的伸缩端固定有限位板(17),所述限位板(17)位于传送带本体(5)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9)的两侧固定有固定块(18),所述限位板(17)的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二限位杆(21),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21)活动贯穿固定块(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安装板(4)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靠近传送带本体(5)的一侧固定有挡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6)的伸缩轴外侧外侧固定有两个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顶部和U型安装板(4)底部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本体(5)呈U形,所述挡板(10)的一侧固定有缓冲垫。
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
 
背景技术
 
顶升移载机是一般用于改变物品的输送方向,将物品从叉道送入或移出主输送线。具有承载大,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特点。设备采用PLC可编程序控制,使得物品能方便地进出主辅输送线,不会产生碰撞、挤压等现象。
 
现有技术中,轮胎在生产后,需要使用顶升移载机进行运输,顶升移载机需要对轮胎运输方向进行改变时,通过传送带将轮胎向上顶并转动,将轮胎推出,而传送带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老化松动,从而不利于轮胎的顶出运输,降低物料输送的效率。
 
因此,需要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顶升移载机中的传送带易发生老化,降低物料的运输效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对称固定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输送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有U型安装板,所述U型安装板的固定安装有传送带本体,所述U型安装板内侧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托板的顶部中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套设有U型移动杆,所述U型移动杆内侧对称转动连接有张紧辊,两个所述张紧辊位于传送带本体的内侧,所述U型移动杆的底部两侧固定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活动贯穿托板。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位于一侧两个所述支撑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传送带本体的一侧。
 
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支板的两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二限位杆,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活动贯穿固定块。
 
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U型安装板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传送带本体的一侧固定有挡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缸的伸缩轴外侧固定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和U型安装板底部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送带本体呈U形,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有缓冲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气缸、U型安装板和传送带本体等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将轮胎向上顶的效果,使得传送带本体转动改变轮胎的输送方向,通过步进电机、螺纹杆、U型移动杆和张紧辊等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张紧辊向下拉紧传送带本体的效果,改善传送带本体老化松动的问题,保持传送带本体的正常传动效率。
 
(2)通过传送带本体对轮胎运输时,液压杆推动限位板移动,从而推动轮胎移动,促进轮胎的运输,同时对轮胎进行限位,防止轮胎的意外掉落,通过挡板对传送带本体的一侧进行限位,防止轮胎的掉落,通过支撑杆对U型安装板进行加固,提高传送带本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腿;3、输送机构;4、U型安装板;5、传送带本体;6、气缸;7、支撑杆;8、固定板;9、支撑板;10、挡板;11、托板;12、U型移动杆;13、张紧辊;14、步进电机;15、螺纹杆;16、第一限位杆;17、限位板;18、固定块;19、支板;20、液压杆;21、第二限位杆;22、连接杆;2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对称固定有多个支撑腿2,支撑腿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输送机构3,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气缸6,两个气缸6的伸缩端固定有U型安装板4,U型安装板4的固定安装有传送带本体5,传送带本体5呈U形,U型安装板4内侧固定有托板11,托板11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14,托板11的顶部中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5,螺纹杆15的外侧螺纹套设有U型移动杆12,U型移动杆12内侧对称转动连接有张紧辊13,两个张紧辊13位于传送带本体5的内侧,步进电机14带动螺纹杆15转动,使得U型移动杆12向下移动,张紧辊13向下拉紧传送带本体5;U型移动杆12的底部两侧固定有第一限位杆16,第一限位杆16活动贯穿托板11,通过第一限位杆16对U型移动杆12进行限位。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轮胎在生产后,需要使用顶升移载机进行运输,顶升移载机需要对轮胎运输方向进行改变时,通过传送带将轮胎向上顶并转动,将轮胎推出,而传送带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老化松动,从而不利于轮胎的顶出运输,降低物料输送的效率,通过输送机构3对轮胎进行运输,将轮胎运输至传送带本体5上,通过启动气缸6,气缸6推动U型安装板4向上移动,传送带本体5将轮胎向上顶,同时传送带本体5转动改变轮胎的输送方向,通过步进电机14带动螺纹杆15转动,使得U型移动杆12向下移动,张紧辊13向下拉紧传送带本体5,U型移动杆12在上下移动时,拉动第一限位杆16在托板11上滑动,从而提高U型移动杆12的稳定性。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通过气缸6、U型安装板4和传送带本体5等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将轮胎向上顶的效果,使得传送带本体5转动改变轮胎的输送方向,通过步进电机14、螺纹杆15、U型移动杆12和张紧辊13等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张紧辊13向下拉紧传送带本体5的效果,改善传送带本体5老化松动的问题,保持传送带本体5的正常传动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位于一侧两个支撑腿2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23,连接板23的顶部固定有支板19,支板19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杆20,液压杆20的伸缩端固定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位于传送带本体5的一侧,轮胎在通过传送带本体5运输时,液压杆20推动限位板17移动,从而推动轮胎移动,促进轮胎的运输,同时对轮胎进行限位,防止轮胎的意外掉落。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支板19的两侧固定有固定块18,限位板17的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二限位杆21,两个第二限位杆21活动贯穿固定块18,限位板17在移动时,带动第二限位杆21在固定块18上滑动,从而提高限位板17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U型安装板4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9,支撑板9靠近传送带本体5的一侧固定有挡板10,通过挡板10对传送带本体5的一侧进行限位,防止轮胎的掉落;挡板10的一侧固定有缓冲垫,缓冲垫提高挡板10的挡护能力,减少挡板10对轮胎的磨损;气缸6的伸缩轴外侧固定有两个支撑杆7,支撑杆7的顶部和U型安装板4底部固定,通过支撑杆7对U型安装板4进行加固,提高传送带本体5的稳定性。
 
综上:通过气缸6、U型安装板4和传送带本体5等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将轮胎向上顶的效果,使得传送带本体5转动改变轮胎的输送方向,通过步进电机14、螺纹杆15、U型移动杆12和张紧辊13等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张紧辊13向下拉紧传送带本体5的效果,改善传送带本体5老化松动的问题,保持传送带本体5的正常传动效率,轮胎在通过传送带本体5运输时,液压杆20推动限位板17移动,从而推动轮胎移动,促进轮胎的运输,同时对轮胎进行限位,防止轮胎的意外掉落,通过挡板10对传送带本体5的一侧进行限位,防止轮胎的掉落,通过支撑杆7对U型安装板4进行加固,提高传送带本体5的稳定性。
 
气缸6、步进电机14和液压杆20可采用市场购置,气缸6、步进电机14和液压杆20配有电源,在本领域属于成熟技术,已充分公开,因此说明书中不重复赘述。
Copyright © 宁波鄞州盖奇同步带轮有限公司 2007-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4006-574-123/0574-27834692 传真:0574-27834691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蔡郎桥村姜南路39-2 E-Mail:sales@belt-pulley.com  
浙ICP备09102982号 盖奇公司网络部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