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瓶运输装置
【授权公告号: CN206654442U ;申请权利人: 广州市万恒机械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 王利宾;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瓶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组件、驱动件、水平调节组件、支撑结构;运输组件的数量为两组;运输组件包括下盖板、皮带、主动轮、从动轮;驱动件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从动轮固定连接于下盖板上;皮带缠绕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下盖板与水平调节组件固定连接;驱动件驱动主动轮旋转带动皮带,两皮带夹持运输瓶体;水平调节组件调节两运输组件间距;支撑结构与运输组件固定连接,支撑结构支撑运输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花纹同步带作为夹持运输载体,夹持力大,能夹持大质量瓶体;同时皮带不仅使用寿命长,且易更换,节省技术人员投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费用,具有明显经济效益。
主权项:
一种夹瓶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组件、驱动件、水平调节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组件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的运输组件包括下盖板、皮带、主动轮、从动轮;所述的驱动件与所述的主动轮连接;所述的主动轮、从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的下盖板上;所述的皮带缠绕于所述的主动轮与所述的从动轮之间;所述的下盖板与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皮带为花纹同步带;所述的驱动件驱动所述的主动轮旋转带动所述的皮带,两所述的皮带夹持运输瓶体;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调节两所述的运输组件间距;所述的支撑结构与所述的运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结构支撑所述的运输组件。
要求:
1.一种夹瓶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组件、驱动件、水平调节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组件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的运输组件包括下盖板、皮带、主动轮、从动轮;所述的驱动件与所述的主动轮连接;所述的主动轮、从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的下盖板上;所述的皮带缠绕于所述的主动轮与所述的从动轮之间;所述的下盖板与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皮带为花纹同步带;所述的驱动件驱动所述的主动轮旋转带动所述的皮带,两所述的皮带夹持运输瓶体;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调节两所述的运输组件间距;所述的支撑结构与所述的运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结构支撑所述的运输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瓶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升降平台组件、基台、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平台组件包括升降板、升降柱;所述的支撑架上部与所述的运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架下部与所述的升降平台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一端连接所述的升降板,所述的升降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基台;所述的基台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柱固定端,所述的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柱移动端;所述的升降装置控制所述的升降平台组件带动所述的运输组件沿垂直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瓶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调节转盘、蜗杆组件、升降杆;所述的蜗杆组件一端连接所述的调节转盘,所述的蜗杆组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升降杆;所述的升降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的升降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瓶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包括水平调节转盘、固定板、滑轨、滑块、滑板、丝杆;所述的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的支撑架上部;所述的滑轨固定于所述的固定板上;所述的滑块与所述的滑轨配合;所述的滑板与所述的滑块、所述的下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板通过轴承座与所述的丝杆连接;所述的水平调节转盘驱动所述的丝杆旋转,带动所述的运输组件沿所述的丝杆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夹瓶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还包括传动杆、传动组件;所述的传动杆一端与所述的水平调节转盘,所述的传动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的传动组件,所述的传动组件另一端连接丝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瓶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组件还包括主动过渡轮、从动过渡轮;所述的主动过渡轮、从动过渡轮过渡所述的皮带,所述的主动过渡轮、从动过渡轮固定于所述的下盖板上;所述的主动过渡轮安装于所述的主动轮旋出侧;所述的从动过渡轮安装于所述的从动轮旋入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瓶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组件还包括上盖板、连接柱;所述的上盖板覆盖于所述的下盖板上;所述的连接柱连接所述的下盖板与所述的上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夹瓶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组件还包括弹性撑板;所述的弹性撑板安装于所述的下盖板与所述的上盖板之间;所述的弹性撑板抵触所述的皮带内侧。
一种夹瓶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装备,具体涉及一种夹瓶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包装产线上,常常用到运输带,特别是瓶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运输,例如在瓶类产品包装生产线上对瓶底进行喷码工艺中,为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瓶体,需对装置的通用性进行调整,现有夹瓶运输装置采用夹持皮带主要采用光面发泡塑料皮带,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但只适用于空瓶等质量小的产品,夹持较重的瓶体时,往往出现夹持力不够,影响整个生产;
2、现有的夹瓶运输装置结构复杂,夹持皮带更换非常不方便,需要多人配合拆下整机才能完成皮带的更换,设备可维护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夹瓶运输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夹瓶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组件、驱动件、水平调节组件、支撑结构;所述的运输组件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的运输组件包括下盖板、皮带、主动轮、从动轮;所述的驱动件与所述的主动轮连接;所述的主动轮、从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的下盖板上;所述的皮带缠绕于所述的主动轮与所述的从动轮之间;所述的下盖板与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皮带为花纹同步带;所述的驱动件驱动所述的主动轮旋转带动所述的皮带,两所述的皮带夹持运输瓶体;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调节两所述的运输组件间距;所述的支撑结构与所述的运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结构支撑所述的运输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升降平台组件、基台、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平台组件包括升降板、升降柱;所述的支撑架上部与所述的运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架下部与所述的升降平台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一端连接所述的升降板,所述的升降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基台;所述的基台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柱固定端,所述的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柱移动端;所述的升降装置控制所述的升降平台组件带动所述的运输组件沿垂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调节转盘、蜗杆组件、升降杆;所述的蜗杆组件一端连接所述的调节转盘,所述的蜗杆组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升降杆;所述的升降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的升降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包括水平调节转盘、固定板、滑轨、滑块、滑板、丝杆;所述的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的支撑架上部;所述的滑轨固定于所述的固定板上;所述的滑块与所述的滑轨配合;所述的滑板与所述的滑块、所述的下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板通过轴承座与所述的丝杆连接;所述的水平调节转盘驱动所述的丝杆旋转,带动所述的运输组件沿所述的丝杆轴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还包括传动杆、传动组件;所述的传动杆一端与所述的水平调节转盘,所述的传动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的传动组件,所述的传动组件另一端连接丝杆。
进一步的,所述的运输组件还包括主动过渡轮、从动过渡轮;所述的主动过渡轮、从动过渡轮过渡所述的皮带,所述的主动过渡轮、从动过渡轮固定于所述的下盖板上;所述的主动过渡轮安装于所述的主动轮旋出侧;所述的从动过渡轮安装于所述的从动轮旋入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运输组件还包括上盖板、连接柱;所述的上盖板覆盖于所述的下盖板上;所述的连接柱连接所述的下盖板与所述的上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运输组件还包括弹性撑板;所述的弹性撑板安装于所述的下盖板与所述的上盖板之间;所述的弹性撑板抵触所述的皮带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瓶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组件、驱动件、水平调节组件、支撑结构;所述的运输组件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的运输组件包括下盖板、皮带、主动轮、从动轮;所述的驱动件与所述的主动轮连接;所述的主动轮、从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的下盖板上;所述的皮带缠绕于所述的主动轮与所述的从动轮之间;所述的下盖板与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皮带为花纹同步带;所述的驱动件驱动所述的主动轮旋转带动所述的皮带,两所述的皮带夹持运输瓶体;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调节两所述的运输组件间距;所述的支撑结构与所述的运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结构支撑所述的运输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花纹同步带作为夹持运输载体,夹持力大,能夹持大质量瓶体;同时皮带不仅使用寿命长,且易更换,节省技术人员投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费用,具有明显经济效益。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夹瓶运输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夹瓶运输装置下部支撑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夹瓶运输装置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夹瓶运输装置上部结构部分拆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运输组件1、下盖板11、上盖板12、皮带13、主动轮14、主动过渡轮15、从动轮16、从动过渡轮17、弹性撑板18、连接柱19、驱动件2、水平调节组件3、水平调节转盘31、传动杆32、传动组件33、固定板34、滑轨35、滑块36、滑板37、丝杆38、支撑架4、升降平台组件5、升降板51、升降柱52、基台6、升降装置7、升降调节转盘71、蜗杆组件72、升降杆73、喷码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5所示,一种夹瓶运输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运输组件1、驱动件2、水平调节组件3、支撑结构;运输组件1的数量为两组;运输组件1包括下盖板11、皮带13、主动轮14、从动轮16;驱动件2与主动轮14连接;主动轮14、从动轮16固定连接于下盖板11上;皮带13缠绕于主动轮14与从动轮16之间;下盖板11与水平调节组件3固定连接;皮带13为花纹同步带;驱动件2驱动主动轮14旋转带动皮带13,两皮带13夹持运输瓶体;水平调节组件3调节两运输组件1间距;支撑结构与运输组件1固定连接,支撑结构支撑运输组件1。结合图1、图2所示,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4、升降平台组件5、基台6、升降装置7;升降平台组件5包括升降板51、升降柱52;支撑架4上部与运输组件1固定连接,支撑架4下部与升降平台组件5固定连接;升降装置7一端连接升降板51,升降装置7另一端连接基台6;基台6固定连接升降柱52固定端,升降板51固定连接升降柱52移动端;升降装置7控制升降平台组件5带动运输组件1沿垂直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升降装置7包括升降调节转盘71、蜗杆组件72、升降杆73;蜗杆组件72一端连接调节转盘71,蜗杆组件72另一端连接升降杆73;升降杆73一端固定连接于升降板51。
如图3、图4所示,水平调节组件3包括水平调节转盘31、固定板34、滑轨35、滑块36、滑板37、丝杆38;固定板34固定连接于支撑架4上部;滑轨35固定于固定板34上;滑块36与滑轨35配合;滑板37与滑块36、下盖板11固定连接;滑板37通过轴承座与丝杆38连接;水平调节转盘31驱动丝杆38旋转,带动运输组件1沿丝杆38轴向移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为将两组运输组件1的水平调节转盘31设置于同一侧,如图3所示,水平调节组件3还包括传动杆32、传动组件33;传动杆32一端与水平调节转盘31,传动杆32另一端连接传动组件33,传动组件33另一端连接丝杆38。
如图4、图5所示,运输组件1还包括主动过渡轮15、从动过渡轮17;主动过渡轮15、从动过渡轮17过渡皮带13,主动过渡轮15、从动过渡轮17固定于下盖板11上;主动过渡轮15安装于主动轮14旋出侧;从动过渡轮17安装于从动轮16旋入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为方便快速拆卸运输组件1,如图5所示,运输组件1还包括上盖板12、连接柱19;上盖板12覆盖于下盖板11上;连接柱19连接下盖板11与上盖板12。特别的,运输组件1还包括弹性撑板18;弹性撑板18安装于下盖板11与上盖板12之间;弹性撑板18抵触皮带13内侧,弹性撑板18采用万向铰链结构与永磁体弹簧,确保在夹持瓶体的过程中夹持力永久一致。
使用时,将瓶体传输至运输组件1的入口侧,如图1所示,为两驱动件2之间位置,调节升降装置7调整瓶体至合适的夹持部位,根据瓶体的尺寸,调节水平调节组件3调整两组运输组件1的皮带13的间距,开启驱动件2,具体的驱动件2为电机,采用快插连接,防止润滑油的轴向漏压,维持稳定的润滑与支撑作用,同时增加轴承的可靠度及使用寿命。皮带13夹持瓶体,从主动过渡轮15开始夹持直至从动过渡轮17,过程中喷码装置8开始喷码操作,如图1、图2所示,喷码装置的喷头向瓶体底部进行喷码,应当理解,喷码装置仅为本实施例中其中之一的应用,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瓶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组件、驱动件、水平调节组件、支撑结构;所述的运输组件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的运输组件包括下盖板、皮带、主动轮、从动轮;所述的驱动件与所述的主动轮连接;所述的主动轮、从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的下盖板上;所述的皮带缠绕于所述的主动轮与所述的从动轮之间;所述的下盖板与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皮带为花纹同步带;所述的驱动件驱动所述的主动轮旋转带动所述的皮带,两所述的皮带夹持运输瓶体;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调节两所述的运输组件间距;所述的支撑结构与所述的运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结构支撑所述的运输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花纹同步带作为夹持运输载体,夹持力大,能夹持大质量瓶体;同时皮带不仅使用寿命长,且易更换,节省技术人员投入,经实际使用,皮带寿命由2个月延长为1年,更换皮带时间由2人2小时缩短为1人15分钟完成,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费用具有明显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