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弧形橡筋施加装置

 弧形橡筋施加装置

【申请公布号:CN110215344A;申请权利人:金湖三木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 李义宝; 胡永炜; 吴如将;】
 
摘要:
 
本发明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弧形橡筋施加装置,包括外框架(401)和至少一组橡筋施加单元,各橡筋施加单元中,第一伺服电机(404)设置在外框架内一端,其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啮合齿(405);第一同步带(403)与卫生用品的流动方向垂直设置,其一端与主动啮合齿啮合,另一端与从动啮合齿(411)啮合,从动啮合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外框架(401)内,橡筋导杆(402)固定在第一同步带上;各组橡筋施加单元中的各第一同步带相互平行设置。该装置能够给卫生用品施加弧形橡筋,施加的弧形橡筋位置精确可控,施加效率较高。 
 
主权项:
 
1.一种弧形橡筋施加装置(4),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401)和至少一组橡筋施加单元,各所述橡筋施加单元中包括橡筋导杆(402)、第一同步带(403)和第一伺服电机(40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04)设置在所述外框架(401)内一端,其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啮合齿(405);所述第一同步带(403)与卫生用品的流动方向垂直设置,其一端与所述主动啮合齿(403)啮合,另一端与从动啮合齿(411)啮合,所述从动啮合齿(41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外框架(401)内,所述橡筋导杆(402)固定在所述第一同步带(403)上;各组所述橡筋施加单元中的各所述第一同步带(403)相互平行设置。 
 
要求:
 
1.一种弧形橡筋施加装置(4),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401)和至少一组橡筋施加单元,各所述橡筋施加单元中包括橡筋导杆(402)、第一同步带(403)和第一伺服电机(40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04)设置在所述外框架(401)内一端,其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啮合齿(405);所述第一同步带(403)与卫生用品的流动方向垂直设置,其一端与所述主动啮合齿(403)啮合,另一端与从动啮合齿(411)啮合,所述从动啮合齿(41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外框架(401)内,所述橡筋导杆(402)固定在所述第一同步带(403)上;各组所述橡筋施加单元中的各所述第一同步带(403)相互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橡筋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橡筋施加单元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同步带(403)一侧并与其平行的导轨(406);所述橡筋导杆(402)与所述导轨(406)滚动或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弧形橡筋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筋导杆(402)通过一个定位导向机构(407)与所述导轨(406)滚动或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同步带(403)通过所述定位导向机构(407)夹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弧形橡筋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向机构(407)中包括第一夹板(4071)和第二夹板(4072),所述第一同步带(403)的一侧夹在所述第一夹板(4071)与所述第二夹板(4072)之间,所述橡筋导杆(402)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板(4071)或所述第二夹板(4072)上;所述第一夹板(4071)与所述第二夹板(4072)的上下侧分别通过至少一个与所述导轨(406)垂直的固定螺栓(4073)连接,在上下侧的至少一个所述固定螺栓(4073)相对所述导轨(406)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滚动轮(4074),上下侧的至少两个所述滚动轮(4074)分别夹紧定位在对应的导轨(406)上下侧并与该导轨(406)滚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弧形橡筋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4071)和所述第二夹板(4072)的上下侧分别通过两个与所述导轨(406)垂直的所述固定螺栓(4073)连接,所述橡筋导杆(402)位于上下侧两两所述固定螺栓(407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弧形橡筋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4071)和所述第二夹板(4072)的上侧或下侧的两个所述滚动轮(4074)通过偏心轴(4075)与对应的固定螺栓(4073)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弧形橡筋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4075)为的两端为相互平行且具有预设间距的直线端,两端直线端之间通过中部台阶固定连接,其中一端直线端与所述固定螺栓(4073)固定连接,另一端直线端上通过轴承同轴转动连接有所述滚动轮(407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弧形橡筋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橡筋施加单元中还均包括第二伺服电机(408),所述从动啮合齿(411)固定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408)的输出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弧形橡筋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橡筋施加装置(4)中还包括内框架(409)和与所述橡筋施加单元数量相等的第三气缸(410),所述第三气缸(410)固定在所述外框架(401)上,其伸缩杆竖直向下设置并与所述内框架(40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04)固定在所述内框架(409)上,所述从动啮合齿(405)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内框架(409)上;所述内框架(409)通过所述外框架(401)内侧壁上的竖直滑轨(4011)滑动连接在所述外框架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弧形橡筋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橡筋施加单元中还均包括第二伺服电机(408),所述从动啮合齿(405)固定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408)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408)固定在所述内框架(409)上。
 
弧形橡筋施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弧形橡筋施加装置。
 
背景技术
 
卫生用品比如卫生巾、卫生裤、纸尿裤或经期裤等均是一种一次性用品,作为贴身的物品,品质、舒适性等问题受到消费者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卫生用品在制备过程中会大量使用到橡筋,在卫生用品、纸尿裤或经期裤等卫生用品的制备过程中,会施加腿部橡筋,使得在穿戴后能够与大腿根部贴合,舒适的同时也能防止侧漏。但是在拉拉裤的制备过程中,由于拉拉裤就是小内裤的形状,一般不会施加腿部橡筋,而是施加弧形橡筋,因为其与大腿贴合的部位本身就是一个闭合的环形,施加了弧形橡筋之后就能够使得其与大腿根部贴合的部位自然收紧成一个环形,既能够保证穿戴舒适,又能防止侧漏,所以,需要一种装置用于施加这种弧形橡筋,使施加的弧形橡筋的位置精确,施加效率较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弧形橡筋施加装置,能够给卫生用品施加弧形橡筋,施加的弧形橡筋位置精确可控,施加效率较高。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弧形橡筋施加装置,包括外框架和至少一组橡筋施加单元,各所述橡筋施加单元中包括橡筋导杆、第一同步带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一端,其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啮合齿;所述第一同步带与卫生用品的流动方向垂直设置,其一端与所述主动啮合齿啮合,另一端与从动啮合齿啮合,所述从动啮合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外框架内,所述橡筋导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同步带上;各组所述橡筋施加单元中的各所述第一同步带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各所述橡筋施加单元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同步带一侧并与其平行的导轨;所述橡筋导杆与所述导轨滚动或滑动连接。为了保证橡筋导杆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位置稳固,在橡筋施加单元中设置导辊,使得橡筋导杆能够沿导轨做往复滚动或滑动,位置比较稳定。
 
优选地,所述橡筋导杆通过一个定位导向机构与所述导轨滚动或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同步带通过所述定位导向机构夹紧固定。定位导向机构的设置使得橡筋导杆即能够与导辊滚动或滑动,又能使得橡筋导杆与第一同步带之间夹紧固定。
 
优选地,所述定位导向机构中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同步带的一侧夹在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橡筋导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板或所述第二夹板上;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的上下侧分别通过至少一个与所述导轨垂直的固定螺栓连接,在上下侧的至少一个所述固定螺栓相对所述导轨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滚动轮,上下侧的至少两个所述滚动轮分别夹紧定位在对应的导轨上下侧并与该导轨滚动连接。当第一同步带在第一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往复运动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往复运动,上下侧的滚动轮沿导轨的上下侧往复滚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上下侧分别通过两个与所述导轨垂直的固定螺栓连接,所述橡筋导杆位于上下侧两两所述固定螺栓之间。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上下侧分别通过两个与导轨垂直的所述固定螺栓连接,即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上下侧分别通过两个滚动轮与导辊滚动连接,这样使得整个定位导向机构结构在沿导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上侧或下侧的两个所述滚动轮通过偏心轴与对应的固定螺栓转动连接。通过偏心轴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上侧或下侧的两个滚动轮与固定螺栓转动连接时,可以通过偏心轴调节上侧与下侧的两组滚动轮之间的间距,以使得导轨能够被上侧与下侧的两组滚动轮稳定地夹紧固定,使得固定在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上的橡筋导杆在橡筋施加是稳定不会晃动,保证施加橡筋的位置精确。
 
优选地,所述偏心轴为的两端为相互平行且具有预设间距的直线端,两端直线端之间通过中部台阶固定连接,其中一端直线端与所述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直线端上通过轴承同轴转动连接有所述滚动轮。当上下侧的两组滚动轮由于间距过小导致不能沿导轨自由滚动,或间距过大导致沿导轨滚动时定位导向机构出现位置不稳固或晃动时,则需要通过偏心轴调整上下侧的两组滚动轮之间的间距,拧松用于将固定螺栓固定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的螺母,然后转动固定螺栓,由于固定螺栓与偏心轴固定连接,所以偏心轴也会转动,在转动时,上下侧的两组滚动轮之间的间距就会变化,当转动到预设位置后,上下两组滚动轮刚好卡在导辊的上下侧且不影响自由滚动时停止转动,然后再通过螺母将固定螺栓固定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此时两组滚动轮之间的间距即调整完毕。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橡筋施加单元中还均包括第二伺服电机,所述从动啮合齿固定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一伺服电机配合使用,其中一个伺服电机只负责正转,另一个只负责反转,这样能够使得第一同步带往复运动的速度更快,弧形橡筋施加的效率更高。
 
优选地,各所述橡筋导杆的底部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橡筋瓷眼。橡筋料架上的橡筋穿过橡筋瓷眼,通过橡筋导杆的往复运动被施加到下方产品上。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橡筋施加装置中还包括内框架和与所述橡筋施加单元数量相等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在所述外框架上,其伸缩杆竖直向下设置并与所述内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内框架上,所述从动啮合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内框架上;所述内框架通过所述外框架内侧壁上的竖直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外框架内。在橡筋施加的过程中,橡筋导杆的底部橡筋瓷眼距离下方产品距离越近,则说明橡筋与产品的复合点距离越小,复合点越近越好控制橡筋的施加形状,即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但是橡筋瓷眼距离下方产品太近时,在需要穿橡筋时确不方便,即橡筋瓷眼距离下方产品越远越方便穿橡筋,为了克服上述相互矛盾的两方面,本发明中在弧形橡筋施加装置中设置与外框架滑动连接的内框架,在需要从橡筋瓷眼中穿橡筋时,通过第三气缸将内框架沿竖直滑轨上移,带动橡筋导杆上移,从而橡筋瓷眼距离下方产品距离变大,此时可以方便向橡筋瓷眼内穿橡筋;在穿好橡筋后,可以通过第三气缸将内框架沿竖直滑轨下移,将橡筋导杆下移,进而将橡筋瓷眼与下方产品之间的距离调整到足够小,之后再进行橡筋施加,这样就可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橡筋施加单元中还均包括第二伺服电机,所述从动啮合齿固定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内框架上。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一伺服电机配合使用,其中一个伺服电机只负责正转,另一个只负责反转,这样能够使得第一同步带往复运动的速度更快,弧形橡筋施加的效率更高。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第一伺服电机驱动主动啮合齿交替正反转,从动啮合齿也会交替正反转,从而带动第一同步带以及第一同步带上的橡筋导杆往复运动,橡筋导杆上的橡筋也会往复运动,随着其下方产品的直线运动,既可以实现在产品上制作出弧形橡筋;如果有两组橡筋施加单元,则两组施加单元中的橡筋导杆错位设置,这样就能够在产品的两侧分别交叉施加弧形橡筋,在保证将产品制作的更加轻薄的同时,使产品与皮肤接触时更加服帖舒适。
 
附图说明
 
弧形橡筋施加装置
图1为弧形橡筋施加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弧形橡筋施加装置
图2为弧形橡筋施加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弧形橡筋施加装置
图3为弧形橡筋施加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弧形橡筋施加装置
图4为图3中虚线圈S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弧形橡筋施加装置
图5为弧形橡筋施加装置的俯视图;
 
弧形橡筋施加装置
图6为弧形橡筋施加装置的侧视图;
 
弧形橡筋施加装置
图7为实施方式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介绍。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弧形橡筋施加装置,如图1至5,该弧形橡筋施加装置4主要由外框架401和两组橡筋施加单元组成,每组橡筋施加单元均主要由橡筋导杆402、第一同步带403、第一伺服电机404和第二伺服电机408组成;第一伺服电机404和第二伺服电机408均固定在外框架401内一端,第一伺服电机40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啮合齿405,第二伺服电机408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从动啮合齿411;第一同步带403与卫生用品的流动方向垂直设置,其一端与主动啮合齿405啮合,另一端与从动啮合齿411啮合,橡筋导杆402固定在第一同步带403上;两组橡筋施加单元中的两个第一同步带403相互平行设置,两个第一同步带403上的两个橡筋导杆402相互错开设置,每个橡筋导杆402的底部均开设有用于穿橡筋的三个橡筋瓷眼4021。
 
本实施方式中的弧形橡筋施加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事先将两根弧形橡筋的端部穿过橡筋导杆402底部的两个橡筋瓷眼4021,并通过布置在橡筋导杆402下方的牵引辊将弧形橡筋的端部夹在外层无纺布和内层无纺布之间,然后牵引辊对外层无纺布、内层无纺布以及弧形橡筋以及腹部橡筋进行牵引,与此同时,两组橡筋施加单元中,第一伺服电机404驱动主动啮合齿405正转,第二伺服电机408驱动从动啮合齿411反转,从而带动第一同步带403以及第一同步带403上的橡筋导杆402往复运动,橡筋导杆402上的弧形橡筋也会往复运动,随着内层无纺布和外层无纺布的直线运动,既可以实现在内层无纺布和外层无纺布上制作出弧形橡筋。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为实施方式1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实施方式1中,弧形橡筋施加装置4中的两个橡筋施加单元中,橡筋导杆402直接固定在第一同步带403上,在被第一伺服电机404和第二伺服电机408驱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同步带403比较软,导致橡筋导杆402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会有晃动现象,位置不稳固,导致橡筋施加位置不精确;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有效克服上述缺陷。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6,在两个橡筋施加单元中还包括两个导轨406,两个导轨406相互平行且分别固定在外框架401上,且两个导轨406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同步带403的一侧并与两个第一同步带403平行;两个橡筋导杆402分别通过定位导向机构407与导轨406滚动或滑动连接,并与第一同步带403通过该定位导向机构407夹紧固定。上述定位导向机构407中包括第一夹板4071和第二夹板4072,第一同步带403的一侧夹在第一夹板4071与第二夹板4072之间,橡筋导杆402固定在第一夹板4071或第二夹板4072上;第一夹板4071与第二夹板4072的上下侧分别通过两个与导轨406垂直的固定螺栓4073连接,在上下侧的固定螺栓40732相对导轨406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滚动轮4074,上下至少两个滚动轮4074分别夹紧定位在对应的导轨406上下侧并与该导轨406滚动连接。
 
当第一同步带403在第一伺服电机404和第二伺服电机408的驱动下往复运动时,由于第一夹板4071和第二夹板4072夹紧固定在第一同步带403上,而橡筋导杆402又固定在第一夹板4071或第二夹板4072上,则橡筋导杆402则会随第一夹板4071和第二夹板4072以及第一同步带403往复运动,上下侧的四个滚动轮4074则沿导轨406的上下侧往复滚动;通过定位导向机构407使得橡筋导杆402在往复运动时位置更加稳固,橡筋施加的位置也会更加精确可控。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为实施方式2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橡筋施加的过程中,橡筋导杆402的底部橡筋瓷眼4021距离下方外层无纺布和内层无纺布距离越近,则说明橡筋与外层无纺布和内层无纺布的复合点距离越小,复合点越近越好控制橡筋的施加形状,即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但是橡筋瓷眼4021距离下方外层无纺布和内层无纺布太近时,在需要穿橡筋时却不方便,即橡筋瓷眼4021距离下方产品越远越方便穿橡筋。
 
为了克服上述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如图1至6,本实施方式中在弧形橡筋施加装置4中设置与外框架401滑动连接的内框架409,在外框架401上固定两个第三气缸410,两个第三气缸410的伸缩杆竖直向下设置并与内框架409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404、第二伺服电机408均固定在内框架409上;内框架409通过外框架401内侧壁上的竖直滑轨4011滑动连接在外框架401内。
 
在需要从橡筋瓷眼4021中穿橡筋时,通过第三气缸410将内框架409沿竖直滑轨4011上移,带动两个橡筋施加单元上移,即实现橡筋导杆402上移,从而橡筋瓷眼4021距离下方外层无纺布和内层无纺布距离变大,此时可以方便向橡筋瓷眼4021内穿橡筋;在穿好橡筋后,可以通过第三气缸410将内框架409沿竖直滑轨4011下移,带动两个橡筋施加单元下移,即实现橡筋导杆402下移,进而将橡筋瓷眼4021与下方外层无纺布和内层无纺布之间的距离调整到足够小,之后再进行橡筋施加,这样就可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2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实施方式4:
 
本实施方式为实施方式3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实施方式3中,当上下侧的两组滚动轮4074由于间距过小导致不能沿导轨406自由滚动,或间距过大导致沿导轨406滚动时定位导向机构407出现位置不稳固或晃动时,无法调整上下侧的两组滚动轮4074之间的间距。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对上下侧的两组滚动轮4074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以使其适应生产。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板4071和第二夹板4072的上侧或下侧的两个滚动轮4074均通过偏心轴4075与对应的固定螺栓4073转动连接,如图7所示,该偏心轴4075为的两端为相互平行且具有预设间距的直线端,两端直线端之间通过中部台阶固定连接,其中一端直线端与固定螺栓4073固定连接,另一端直线端上通过轴承同轴转动连接有滚动轮4074。当上下侧的两组滚动轮4074由于间距过小导致不能沿导轨406自由滚动,或间距过大导致沿导轨406滚动时定位导向机构407出现位置不稳固或晃动时,则拧松用于将固定螺栓4073固定在第一夹板4071和第二夹板4072上的螺母4076,然后转动固定螺栓4073,由于固定螺栓4073与偏心轴4075固定连接,所以偏心轴4075也会转动,在转动时,上下侧的两组滚动轮4074之间的间距就会变化,当转动到预设位置后,上下两组滚动轮4074刚好卡在导轨406的上下侧且不影响自由滚动时停止转动,然后再通过螺母4076将固定螺栓4073固定在第一夹板4071和第二夹板4072上,此时两组滚动轮4074之间的间距即调整完毕。
 
优选地,为了使得调整方便,还可以在第一夹板4071或第二夹板4072表面上、固定螺栓4073的周围设置刻度盘,在调节偏心轴4075时,通过刻度盘测量与滚动轴4074同轴转动连接的偏心轴4075直线端的旋转角度,即可以很方便地调整上下侧两组滚动轮4074之间的间距。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3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上述各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opyright © 宁波鄞州盖奇同步带轮有限公司 2007-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4006-574-123/0574-27834692 传真:0574-27834691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蔡郎桥村姜南路39-2 E-Mail:sales@belt-pulley.com  
浙ICP备09102982号 盖奇公司网络部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