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共轨双滑台同步带模组

 共轨双滑台同步带模组

申请(专利)号: CN202222012516.0
申请权利人: 东莞市诚鲲五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陈辉; 彭伟;
地址: 523321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大洲社区桥新西二路大洲段18号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轨双滑台同步带模组,包括:底座,底座中间部为一槽体;在槽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组滑轨,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在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电机安装板和右电机安装板;在所述左电机安装板上设置有左电机,左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一主动同步轮,在所述左电机安装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一从动同步轮座,在第一从动同步轮座上设置有第一从动同步轮;在所述右电机安装板上设置有右电机,右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二主动同步轮,在所述右电机安装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从动同步轮座,在第二从动同步轮座上设置有第二从动同步轮。
 
主权项:
1.共轨双滑台同步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中间部为一槽体;在槽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组滑轨,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在第一滑台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滑动块,在第一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第二滑台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滑动块,在第二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在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电机安装板和右电机安装板;在所述左电机安装板上设置有左电机,左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一主动同步轮,在所述左电机安装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一从动同步轮座,在第一从动同步轮座上设置有第一从动同步轮;在所述右电机安装板上设置有右电机,右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二主动同步轮,在所述右电机安装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从动同步轮座,在第二从动同步轮座上设置有第二从动同步轮;所述第一主动同步轮上设置有第一同步带,该第一同步带穿过左电机安装板上的第一同步带过孔并固定在第二通孔内,第一同步带的右侧与第二从动同步轮连接;所述第二主动同步轮上设置有第二同步带,该第二同步带穿过右电机安装板上的第二同步带过孔并固定在第一通孔内,第二同步带的左侧与第一从动同步轮连接。
1.共轨双滑台同步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底座中间部为一槽体;
 
在槽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组滑轨,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在第一滑台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滑动块,在第一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在第二滑台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滑动块,在第二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在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电机安装板和右电机安装板;
 
在所述左电机安装板上设置有左电机,左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一主动同步轮,在所述左电机安装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一从动同步轮座,在第一从动同步轮座上设置有第一从动同步轮;
 
在所述右电机安装板上设置有右电机,右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二主动同步轮,在所述右电机安装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从动同步轮座,在第二从动同步轮座上设置有第二从动同步轮;
 
所述第一主动同步轮上设置有第一同步带,该第一同步带穿过左电机安装板上的第一同步带过孔并固定在第二通孔内,第一同步带的右侧与第二从动同步轮连接;
 
所述第二主动同步轮上设置有第二同步带,该第二同步带穿过右电机安装板上的第二同步带过孔并固定在第一通孔内,第二同步带的左侧与第一从动同步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轨双滑台同步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轨双滑台同步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上部设置有上盖,且所述上盖固定在左电机安装板和右电机安装板之间,所述上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两侧分别穿过间隙并延伸至上盖的上部。
共轨双滑台同步带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滑台同步模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共轨双滑台同步带模组。
 
背景技术
 
同步带直线模组在自动化领域应用极其广泛,例如物料的输送,物料的定位,传统的滑动模组基本上采用的是单驱动,比如公开号为:“207830366 U”公开了一种单驱动双滑台同步带转动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模组包括有底座和盖合于底座上的盖板,盖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安装于底座上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台与第二滑台,底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同步轮机构,两同步轮机构之间连接有同步带,其中一同步轮机构与设置于底座外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同步带与所述底座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滑台与所述同步带的其中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台则与同步带的另一侧边固定连接。
 
上述中,单驱动动力不足,不能用于大负载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轨双滑台同步带模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共轨双滑台同步带模组,包括:
 
底座,底座中间部为一槽体;
 
在槽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组滑轨,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在第一滑台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滑动块,在第一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在第二滑台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滑动块,在第二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在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电机安装板和右电机安装板;
 
在所述左电机安装板上设置有左电机,左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一主动同步轮,在所述左电机安装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一从动同步轮座,在第一从动同步轮座上设置有第一从动同步轮;
 
在所述右电机安装板上设置有右电机,右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二主动同步轮,在所述右电机安装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从动同步轮座,在第二从动同步轮座上设置有第二从动同步轮;
 
所述第一主动同步轮上设置有第一同步带,该第一同步带穿过左电机安装板上的第一同步带过孔并固定在第二通孔内,第一同步带的右侧与第二从动同步轮连接;
 
所述第二主动同步轮上设置有第二同步带,该第二同步带穿过右电机安装板上的第二同步带过孔并固定在第一通孔内,第二同步带的左侧与第一从动同步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的上部设置有上盖,且所述上盖固定在左电机安装板和右电机安装板之间,所述上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两侧分别穿过间隙并延伸至上盖的上部。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两个共轨的双滑台,每一滑台均由独立的电机驱动,可以满足大负载情况下的使用。同时,还能分别利用进行独立使用,满足小负载下的使用要求,双滑台单独电机控制,行程控制灵活。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作示意性的说明和解释,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装配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法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共轨双滑台同步带模组,包括: 底座201,底座中间部为一槽体202;
 
在槽体202的内部设置有一组滑轨110,在所述滑轨110上设置有第一滑台106和第二滑台108,在第一滑台106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滑动块107,在第一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在第二滑台108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滑动块111,在第二滑动块11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在底座2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电机安装板101和右电机安装板115;
 
在所述左电机安装板101上设置有左电机100,左电机100的电机轴连接第一主动同步轮102,在所述左电机安装板100的右侧设置有第一从动同步轮座105,在第一从动同步轮座上设置有第一从动同步轮104;
 
在所述右电机安装板115上设置有右电机116,右电机116的电机轴连接第二主动同步轮113,在所述右电机安装板115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从动同步轮座114,在第二从动同步轮座114上设置有第二从动同步轮112;
 
所述第一主动同步轮上设置有第一同步带103,该第一同步带103穿过左电机安装板101上的第一同步带过孔并固定在第二通孔内,第一同步带的右侧与第二从动同步轮连接;
 
所述第二主动同步轮上设置有第二同步带109,该第二同步带109穿过右电机安装板上的第二同步带过孔并固定在第一通孔内,第二同步带的左侧与第一从动同步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的上部设置有上盖200,且所述上盖200固定在左电机安装板101和右电机安装板115之间,所述上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两侧分别穿过间隙并延伸至上盖的上部。
 
其原理为:左电机带动第一主动同步轮转动,设置在第一主动同步轮和第二从动同步轮之间的第一同步带随第一主动同步轮转动的转动而转动,由于第一同步带和第一滑台上的第一滑动块固定,具体的,第一同步带穿入第二通孔内与第一滑动块固定,因此,当第一同步带移动时,第一滑台也随之移动。同理,右电机带动第二主动同步轮转动,设置在第二主动同步轮和第一从动同步轮之间的第二同步带随第二主动同步轮转动的转动而转动,由于第二同步带和第二滑台上的第二滑动块固定,具体的,第二同步带穿入第一通孔内与第二滑动块固定,因此,当第二同步带移动时,第二滑台也随之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节左电机和右电机的转向,可以使得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形成同步通向运动,以进行协同工作,也可以单独使用。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两个共轨的双滑台,每一滑台均由独立的电机驱动,可以满足大负载情况下的使用。同时,还能分别利用进行独立使用,满足小负载下的使用要求,双滑台单独电机控制,行程控制灵活。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opyright © 宁波鄞州盖奇同步带轮有限公司 2007-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4006-574-123/0574-27834692 传真:0574-27834691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蔡郎桥村姜南路39-2 E-Mail:sales@belt-pulley.com  
浙ICP备09102982号 盖奇公司网络部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