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
申请(专利)号: CN202310426996.1
申请日: 2023.04.20
申请公布号: CN116379113A
公开公告日: 2023.07.04
主分类号: F16H7/02(2006.01)
分类号: F16H7/02(2006.01); F16H7/20(2006.01);
申请权利人: 深圳市合发齿轮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曹小林;
地址: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高峰社区创艺路安宏基科技园C栋1层、C栋2层A区、C栋3层、C栋4层A区、D栋1层、E栋1层、11栋201(大浪街道浪口社区英泰工业路11栋201)
国省代码: 广东;44
代理机构: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4
摘要:
本发明涉及工业设备操作辅助机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所述安装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安装轴的表面开设有延伸口,所述安装轴的内部插接有转轴,所述延伸口的内部插接有阻力板,所述阻力板的表面活动连接在移动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槽开设在底板的表面,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本发明通过转轴带动固定板进行旋转,固定板牵引移动轴在滑槽的内部进行位移,再通过移动轴带动阻力板在安装轴的表面进行延伸,从而达到了灵活控制整体装置,加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能,改善了现有的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在常规的调速手段失灵的情况下,没有多余的手段能够调节齿轮转速的缺陷,加强了实际操作中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主权项:
1.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包括齿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的表面套接有履带(2),所述齿轮(1)的内部插接有安装轴(3),所述安装轴(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轴承(4),所述安装轴(3)的表面开设有延伸口(5),所述安装轴(3)的内部插接有转轴(6),所述延伸口(5)的内部插接有阻力板(7),所述阻力板(7)的表面活动连接在移动槽(9)的内部,所述移动槽(9)开设在底板(8)的表面,所述底板(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环(10),所述阻力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轴(11),所述移动轴(11)活动连接在滑槽(12)的内部,所述滑槽(12)开设在固定板(13)的表面。
1.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包括齿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的表面套接有履带(2),所述齿轮(1)的内部插接有安装轴(3),所述安装轴(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轴承(4),所述安装轴(3)的表面开设有延伸口(5),所述安装轴(3)的内部插接有转轴(6),所述延伸口(5)的内部插接有阻力板(7),所述阻力板(7)的表面活动连接在移动槽(9)的内部,所述移动槽(9)开设在底板(8)的表面,所述底板(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环(10),所述阻力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轴(11),所述移动轴(11)活动连接在滑槽(12)的内部,所述滑槽(12)开设在固定板(13)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的末端活动连接在安装轴(3)的内部末端的表面内部,而转轴(6)的顶端则延伸出安装轴(3)的外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与固定板(13)的直径相等,同时底板(8)与固定板(13)均安装在同一垂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10)安装在底板(8)的圆心内部,同时安装环(10)的长度大于底板(8)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通过安装环(10)套接在转轴(6)的表面,而固定板(13)则与转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板(7)的数量与移动轴(11)的数量相等,且移动轴(11)的末端固定连接在阻力板(7)的末端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口(5)开设在安装轴(3)的表面,且每个延伸口(5)之间所间隔的距离均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2)开设在固定板(13)的表面,同时滑槽(12)的位置与移动槽(9)的位置均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板(7)的表面插接在延伸口(5)的内部,且每个阻力板(7)均和与之相对应的延伸口(5)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设备操作辅助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
背景技术
同步带轮,指的是一般由钢,铝合金,铸铁,黄铜等材料制造,其内孔有圆孔,D形孔,锥形孔等形式。同步带轮传动是由一根内周表面设有等间距齿的封闭环形胶带和相应的带轮所组成,表面处理有本色氧化,发黑,镀锌,镀彩锌,高频淬火等处理。精度等级依客户要求而定;
现有的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在进行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现有的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在使用时,大多数都是将齿轮直接进行安装,其转动速度只能通过常规手段进行调节,而无法通过调节摩擦阻力来改变齿轮的转速,继而导致了当常规调节手段发生意外时,没有相应的备用手段对齿轮的转速进行调节,继而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包括齿轮,所述齿轮的表面套接有履带,所述齿轮的内部插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安装轴的表面开设有延伸口,所述安装轴的内部插接有转轴,所述延伸口的内部插接有阻力板,所述阻力板的表面活动连接在移动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槽开设在底板的表面,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阻力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轴,所述移动轴活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槽开设在固定板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末端活动连接在安装轴的内部末端的表面内部,而转轴的顶端则延伸出安装轴的外部表面,最大限度加强了对整体装置的控制能力,保证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与固定板的直径相等,同时底板与固定板均安装在同一垂直线上,有效的加强了对各个构件的稳定性,同时加强了对整体装置的支撑力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环安装在底板的圆心内部,同时安装环的长度大于底板的厚度,更好的保护了整体装置的使用不受影响,加强了对整体装置操纵的实际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通过安装环套接在转轴的表面,而固定板则与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更好的加强了整体装置的平衡性,有效的增强了整体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力板的数量与移动轴的数量相等,且移动轴的末端固定连接在阻力板的末端上表面,更有力的增强了整体装置的可操作性,保证了在使用过程的牢固与稳定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延伸口开设在安装轴的表面,且每个延伸口之间所间隔的距离均相等,最大程度的增加了工作人员对于整体装置的控制性,提高了整体装置使用的体验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开设在固定板的表面,同时滑槽的位置与移动槽的位置均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有效的加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能,拓展了整体装置的能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力板的表面插接在延伸口的内部,且每个阻力板均和与之相对应的延伸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更加明确直观的借助这部分的结构运行时的动能,将整体装置的运行进行串联,加强了整体装置的能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通过转轴带动固定板进行旋转,固定板牵引移动轴在滑槽的内部进行位移,再通过移动轴带动阻力板在安装轴的表面进行延伸,从而达到了灵活控制整体装置,加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能,改善了现有的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在常规的调速手段失灵的情况下,没有多余的手段能够调节齿轮转速的缺陷,加强了实际操作中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外观结构直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安装轴结构整体直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轴结构整体直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底板结构整体直视示意图,。
图中:1、齿轮;2、履带;3、安装轴;4、轴承;5、延伸口;6、转轴;7、阻力板;8、底板;9、移动槽;10、安装环;11、移动轴;12、滑槽;1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夹持式高扭矩同步带轮机构,包括齿轮1,齿轮1的表面套接有履带2,加强了对整体装置的控制能力,齿轮1的内部插接有安装轴3,加强了对各个构件的稳定性,安装轴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轴承4,加强了整体装置的灵活性,安装轴3的表面开设有延伸口5,加强了整体装置的使用效果,安装轴3的内部插接有转轴6,保护了整体装置的使用不受影响,延伸口5的内部插接有阻力板7,加强了整体装置的平衡性,阻力板7的表面活动连接在移动槽9的内部,增强了整体装置的可操作性,移动槽9开设在底板8的表面,增加了工作人员对于整体装置的控制性,底板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环10,加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能,阻力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轴11,稳定了所有结构共同运行时其位置与角度的范围,移动轴11活动连接在滑槽12的内部,加强了整体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机械势能,滑槽12开设在固定板13的表面,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转轴6的末端活动连接在安装轴3的内部末端的表面内部,而转轴6的顶端则延伸出安装轴3的外部表面,更加有效率的加强了整体装置在运行时,各个部件的匹配协调性,有效降低了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发生的概率;底板8与固定板13的直径相等,同时底板8与固定板13均安装在同一垂直线上,通过整体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匹配对整体装置的各个部件进行磨合,加强整体装置使用的协调性;安装环10安装在底板8的圆心内部,同时安装环10的长度大于底板8的厚度,更大程度上加强了整体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的配合强度,避免了整体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部件匹配不对称的情况;底板8通过安装环10套接在转轴6的表面,而固定板13则与转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根据现有结构共同对整体装置进行支撑,加强整体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协调性能,加强了整体装置使用时的耐久性;阻力板7的数量与移动轴11的数量相等,且移动轴11的末端固定连接在阻力板7的末端上表面,借助对整体装置的灵活控制能力的加强,继而削弱了在使用过程中整体装置出现故障的概率;延伸口5开设在安装轴3的表面,且每个延伸口5之间所间隔的距离均相等,更好的增强了整体装置的灵活性,保证了在拆卸后再次安装时仍然能够正常使用;滑槽12开设在固定板13的表面,同时滑槽12的位置与移动槽9的位置均处于同一垂直线上,利用这些结构共同进行机械运动,从而保证了整体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将可能发生的故障性降到最低;阻力板7的表面插接在延伸口5的内部,且每个阻力板7均和与之相对应的延伸口5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更有力度的加强了整体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机械势能,节约了整体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力的损耗。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请参阅图1-5,首选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齿轮1与履带2进行组装并安装完毕,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当常规调速手段发生意外时,即可由工作人员手动将转轴6在安装轴3的末端进行转动,借助转轴6的转动带动固定板13进行旋转,从而控制移动轴11在滑槽12的内部进行位移,继而控制阻力板7在移动槽9的内部进行位移,从而使阻力板7在安装轴3的表面进行延伸,对齿轮1的圆心内部进行阻力加强,从而控制齿轮1的转动速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